德化陶瓷、惠安石玉雕、泉州木根雕、安溪藤鐵工藝、建窯建盞……將于3月24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上,觀眾將可以在1100平方米的福建泉州展區中欣賞到數千件工美精品佳作。
據泉州展團相關負責人介紹,本屆工美博覽會招展工作啟動后,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高度重視,廣泛宣傳,精心組織,積極發動工藝美術企業、大師參展參評,共有100多家工藝美術企業報名參加,300多名技藝人員、數千件精品佳作參展參評,代表了泉州工藝美術的最高技藝水準,展現了泉州工藝美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。除了“世界陶瓷之都·德化”“世界石雕之都·惠安”“世界藤鐵工藝之都·安溪”“晉江工美”4個特色精裝展示館之外,南平建窯建盞的制作工匠、藝人、大師隊伍,也會給展會帶來大量建盞精品,展現建盞在當代文化藝術發展傳承的魅力。
建盞作品《文君相如套件》
流派爭艷 工藝繁榮推動產業發展
據了解,本屆工美博覽會,泉州展團可謂大師云集,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國明、王經民,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孫建興,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許瑞峰、鄭雄彭、張建奎、吳德強、史俊賢、蘭全盛、林建勝、吳興乾等將來到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,這些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承人是泉州的一張名片,為泉州工美產業的繁榮提供了強大助推力量。
安溪藤鐵工藝作品《傳承》
惠安石玉雕作品《同心協力》
“一系列服務管理措施,旨在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,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,實現人才由‘服務支撐產業’向‘引領產業發展’的目標轉變,促進泉州優秀傳統特色文化傳承,助力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。”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相關負責人介紹,工藝美術是泉州市三大特色產業之一,歷史悠久、品類繁多、技藝精湛、產業集聚,享譽海內外。全市現有陶瓷、石玉雕、木根雕、藤鐵家居、香制品、樹脂、竹藤編、木偶頭、刻紙花燈等37項技藝品種,去年工藝美術產業產值超1350億元,比2020年增長347億元。其中,規模以上企業417家,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26家、5億元—10億元企業66家、1億元—5億元企業199家,泉州工藝美術產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狀態。2018年,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泉州“中國工藝美術之都·泉州”稱號,泉州也以此為契機,進一步發展工藝美術產業,打造出了內涵深厚的“中國工藝美術之都”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藝美術產業集群。
漆線雕作品 泉州木根雕作品
《荷花女神》 《讀春秋》
“文脈”沿革 “工匠精神”成就文化名片
德化陶瓷作品《天鵝湖》
工藝美術產業連續的迅猛增長,已經成為推動泉州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。泉州工藝美術產業占據經濟建設重要位置,從歷史上看,1000多年來,刺桐港一直以“匠心”“手工藝者”“大師”的主線不斷傳承著。貿易的繁榮推動著手工業者的聚集與產業的繁榮,手工業者的技藝進步與行業競爭又推動著產品與產業的發展。大師,一手執技藝,一手推動產業,在一千年歷史的風雨交替中,成了泉州刺桐港一張充滿歷史傳承感的名片。
改革開放之后,泉州將制造業大市、“工匠精神”等名片插在蓬勃發展的城市改革開放史中。這些名片與手工藝、大師等歷史名片,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特質。從經濟的線條,到城市文化精神的線條,大師傳承匠心打造的就是這樣一條傳承千年的城市“文脈”。
進入“十四五”期間,在世界經濟邁入下一個競爭格局的新局勢下。泉州的“文脈”與產業基礎,成了驅動泉州經濟產業升級、實現新格局下市場位置的兩大推手。
如今的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,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、中國首個“東亞文化之都”、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、閩南文化(泉州)生態保護區,“泉州·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”項目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,成為我國第56處世界遺產。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,泉州的傳統制造業與工藝美術產業,也將在這一泉州“世遺”城市文化的推廣中,插上文化的翅膀,躍升到更高的層級。
來源:消費日報官方平臺 實習記者 解 磊